畅通政商沟通渠道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发布时间:2025-06-19 | 来源:本单位 | 作者: |
《中国新闻网》刊发我院谭建军副教授撰写的理论文章《畅通政商沟通渠道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文如下: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2017年,广东省政协与省政府联合搭建政企沟通平台,打造“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协商特色品牌,通过发挥政协平台作用,凝聚社会共识和各界力量,畅通政商沟通渠道,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8年来,这个平台共举办16场座谈会,邀请200多名粤商代表与省长深入协商交流,在完善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主动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的规范性程序,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探索其运作机制,可为其他地区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参考。 高位推动,确保协商有力度。每年初,由广东省政府和省政协共同研究商定重点议题,纳入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再由省政协调研组带着议题深入基层、走进企业,问计问需,为开好座谈会积累一手材料。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和参与座谈会,倾听粤商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粤商的需求和关切,并对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回应和解决方案。 调研“精”“深”“实”,确保协商有深度。省政府和省政协精准选题后组织深入调研,深入基层、企业和群众,多层次了解情况,提炼规律,找到对策,最后形成务实建言。2023年,围绕“制造业当家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议题,调研组深入17个地级市、60多家企业实地调查。之后,召开20场座谈会,听取100余位企业代表的情况介绍,并面向全省2217家制造业企业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形成1份主报告以及10个附件。 多元参与,确保协商有广度。一方面,座谈会开展线上交流和协商,政府和企业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交流。另一方面,座谈会还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加强宣传,收集民意和反馈。 跟进落地,确保协商有效度。座谈会机制的核心是政协搭台,让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一起商量问题怎么解决。为确保协商实效,座谈会结束后,省政府和省政协办公厅会根据会议协商情况和调研内容整理《会议纪要》,将建议内容逐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办理,以两家办公厅名义专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年初会对每个协商专题指定牵头办理单位,要求在半年内向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协汇总上报《纪要》的落实情况,并向粤商代表反馈。2017年7月,首场座谈会聚焦优化实体经济营商环境,提出构建公平竞争环境、规范税费管理、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要素成本等18条建议,被吸纳到同年8月出台的“实体经济十条”中。 座谈会举办8年来,在运行机制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坚持发挥人民政协独特优势,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座谈会始终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和省委、省政府经济工作重点,积极探索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的制度化实践,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同心同向的政治优势、凝心聚力的团结优势、平等协商的民主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协调关系的功能优势、联系广泛的界别优势,促使不同利益群体达成共识,推动集中力量办大事和集思广益商量事相统一,以协商民主助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协商服务中心大局作用。座谈会聚焦广东经济发展核心前沿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协商方式确保了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也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助力,有利于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优势。 坚持政府引导,发挥企业家主体作用。一是政府展现出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为会议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还通过政策解读、形势分析等方式为企业家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在政府引导下企业家积极参与协商,促进了政策的完善和优化。二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座谈会上,企业家们能够自由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共同参与到政策制定和实施中。 坚持多元协商,构建协商特色品牌。协商民主的核心在于实现多元参与和共同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协商座谈会走深走实,见证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等多方力量参与和协作,体现协商民主精神,为其他地区推动协商民主提供有益借鉴。 坚持完善协商机制,弘扬协商文化。建立在相互信任、平等尊重基础上的协商是协商民主成功的重要保障。座谈会的成功举办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得益于完善的协商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制定工作规则、明确协商程序、强化跟踪落实等措施,确保协商的有序进行和成果的有效转化。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下一步要继续培养公民的协商意识和能力,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协商民主的宣传普及,注重对协商参与者的培训教育,提高协商能力。最后,要加强成果转化。协商座谈会结束后,除了及时将调研报告和会议纪要上报省委、省政府外,还要进一步加强调研成果的转化利用,认真梳理调研和协商座谈会中掌握的具体问题,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上报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政协办公厅,推动更多调研和协商成果的转化。 谭建军(作者系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部主任、副教授) |
版权所有: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粤ICP备2022143588号 |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三元里大道99号 | 联系我们:020-865740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