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和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联合承办的2017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文化传承和国家凝聚力”在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举行。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会长,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李统书,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柯维良,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肖莉,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潘清,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姜波,以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深圳大学、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5篇。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会长,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李统书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乘着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的浩荡东风,举办“文化传承与国家凝聚力”为主题的研讨会是广东学术界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会长,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李统书在开幕式上致辞。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肖莉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她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抒已见,畅所欲言,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国家凝聚力的关系,努力掌握其变化规律,为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肖莉在开幕式上讲话。
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柯维良代表省委统战部作了讲话,他强调,文化传承与国家凝聚力,既是万众关注的课题,更是从理论层面诠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重点。他指出,要厘清文化传承与国家凝聚力的关系,就必须秉持十九大报告精神,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国家的凝聚力稳步发展;必须强化国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能。研究文化与凝聚力的关系,是两家承办单位的强项,今天聚焦“文化传承与国家凝聚力”的课题,是以往研究深入发展的逻辑结果。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要不懈努力,持之以恒,为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和增强国家凝聚力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柯维良在开幕式上讲话。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姜波讲话。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潘清,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副会长陈剑安教授、吴灿新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大会主旨发言和会议小结。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潘清在主持开幕式。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副会长陈剑安教授在主持主旨发言。
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副会长吴灿新教授在主持小组讨论情况汇报。
原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孔庆榕教授、广东药科大学教授刘海鸥、广东医科大学教授操奇、广东省省委党校教授王小萍、广东科技学院教授刘行坦、佛山市委党校教授杨银娟、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杨竞业、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陈汉东等学者围绕年会主题“文化传承和国家凝聚力”就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中国道路和文化自信、文化传承和创新、媒介全球化对青年群体文化认同研究、“一带一路”和文化传承等问题作了主旨发言。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原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副会长孔庆榕教授在作主旨发言。
与会代表作主旨发言。
与会代表作主旨发言。
与会代表作主旨发言。
与会代表作主旨发言。
与会代表作主旨发言。
小组代表作小组讨论情况汇报。
小组代表作小组讨论情况汇报。
小组代表作小组讨论情况汇报。
在分组讨论中,学者们从文化传承和国家凝聚力研究、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及国家凝聚力研究、开放视角下一带一路和国家凝聚力研究、岭南和港澳文化和国家凝聚力研究、新媒体网络文化建设与国家凝聚力研究、经典文化传承和校园文化建设凝聚力研究等层面,分享了其近年来对于“文化传承和国家凝聚力”研究的学术心得。大家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学术性强,分组讨论热烈,会议开拓了视野、增进了交流。 11月25日下午,“文化传承与国家凝聚力——2017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完成各项议程,圆满结束。
|